我校在“矿产品贸易”领域研究取得新进展

作者: 时间:2019-01-03 点击数:

(通讯员 张妍 成中梅)近日,我校经济管理学院和资源环境经济研究中心徐德义教授和成金华教授团队在《Resources Policy》(T1)上发表了关于中国出口政策对锡金属价格影响的研究成果-Estimating the impact of China's export policy on tin prices: a mode decomposition counterfactual analysis method。论文第一作者朱永光是我校2017级博士研究生,目前受我校“研究生国际合作与交流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联合资助在美国特拉华大学进行联合培养,通讯作者为徐德义教授。

21世纪以来,我国对锡资源的需求空前增长,产品除满足国内需求外还大量出口国外,导致资源静态保障年限逐渐降低,资源优势正在逐步减弱。同时,我国有色金属在国际市场上缺乏与资源地位相匹配的话语权,“优而不优”局面长期存在。2002年中国开始对锡及其制品实施配额制度,2008年进一步缩减出口配额,同时对锡矿石及其锡制品出口分别征收20%和10%的关税,中国从净出口国变为净进口国。2016年1月,欧盟向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WTO)控诉中国对包括锡在内12种矿物原材料限制出口。2017年1月中国正式取消了锡金属及其制品的关税。中国贸易政策的改变对国家市场有多大冲击,政策取消是否导致价格的大幅波动,对价格的影响是长期还是短期等等一系列问题亟需回答。

  徐德义教授团队基于该类问题,结合反事实分析和经验模态分析,提出了研究此类问题的方法框架-反事实经验模态分解(mode decomposition counterfactual analysis method)。并且利用该方法应用到锡金属市场,分别比较了国际市场(London Metal Exchange)和国内市场(Shanghai Metal Exchange)。研究结果显示:由于比较优势存在,出口政策改变对国内市场并未产生影响;中国出口关税取消导致国际市场预期供应增加,价格存在长期下降趋势;投资者对政策不确定性忧虑导致国际市场价格短期波动增强;市场对政策反馈时间上有滞后性,价格是最有效的反馈信号。

我校成金华教授和徐德义教授团队长期从事于矿产品市场与价格领域的研究,与中国地质科学院全球矿产资源战略研究中心保持着长期合作,每年完成《世界能源市场分析与展望》、《世界铁矿石市场分析与展望》、《世界有色金属市场分析与展望》系列报告,并且出版了《中国矿产资源发展报告》系列书籍,先后在国内外期刊发表矿产资源战略研究论文多篇。本文是我校与与中国地质科学院全球矿产资源战略研究中心合作项目成果。



Title: Estimating the impact of China's export policy on tin prices: a mode decomposition counterfactual analysis method

Authors: Yongguang Zhu, Deyi Xu, Jinhua Cheng, Saleem H. Ali

Published: December, 2018

原文地址: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0301420718300138


云顶yd222线路检测中心 - 云顶国际官网登录入口 版权所有